市政建設,瓶頸百百種。
最常見的問題就出在經費。建設經費,不是站在路邊手指比一比,照片拍一拍,馬路就能打通、柏油就能鋪好、場館就能完工。
美英上任以來,受託爭取設置某社區閱覽室;確定動工之後,主事者隻字未提美英。吉林路拓寬工程,受地方之託,在議事堂上追蹤進度,事成之後,相關人員波文也不提及美英團隊。昨天,美英參與「中園路二段55巷連接至大圳路道路暨附屬工程」,努力多年、用地變更、經費到位,曾經參與會勘工作的美英團隊,深感與有榮焉。
中園路二段55巷,歷經多位民意代表介入,終於在本屆里長黃寶貞手上有了具體的進度,一座美好的城市、一個美麗的家園,需眾志成城,前人未竟之事,來者接手努力,道理清楚明白。
經費到位,建設才能夠完成,曾經努力過的人,都值得肯定。
可惜,某些特定人士有過多的政治考量,藍綠勢力、傳統制衡、讓他們不敢提及無黨的謝美英。
想起一件往事,現任里長爭取溪岸人行空間加寬,落選里長意氣之爭,委某議員要求市府停工,在設計好寬度、已快完工時,硬加寬了80公分,波文指爭取者不專業,還是加寬80公分的才專業。(80公分,請大家自己量一下)
隨便喊停工,變更設計,除了浪費公帑、糟蹋專業、為難廠商,我看不出來有什麼實質可以按讚的地方。這些年頭,臉書讓某些人演上癮,完全無視民眾的智商及判斷力。
明年選舉年,這些疲勞滑稽的事一件都不會少,有人有豐富的行政資源,有人有源源不絕的選舉經費,這些,美英都沒有。
藍綠角力,選舉惡鬥,犧牲全民,美英從媒體人觀察的角色,踏入實境體驗,我期許並要求團隊:不要讓政治環境更混亂、更惡劣。
從政,是為了家鄉更好。
我是美英,我是謝美英。無黨無派的謝美英,尋找一起為家鄉努力的人。
#桃園市議員謝美英
#市民麥克風為您發聲